绿鸣生物SOD纳米硒酶官网 > 媒体报道 > 正文

富硒知识课堂

重庆最新癌症数据出来了,排名前十的恶性肿瘤如何筛查?

根据《重庆市2022年居民健康状况报告》显示,2022年全市报告肿瘤新发病例100877例,报告发病率为318.59/10 万,全市发病前十位的恶性肿瘤,它们依次是肺癌、结直肠肛门癌、肝癌、乳腺癌、甲状腺癌、食管癌、胃癌、宫颈癌、脑及神经系统肿瘤和淋巴瘤。

面对这一情况,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选择定期进行健康体检,希望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,及早发现疾病的迹象,特别是恶性肿瘤的信号。但是每年体检季之后,仍然有人高呼:为什么每年都在体检,还是一查就是晚期?

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足为奇。因为有些肿瘤筛查项目没查,只进行了常规健康体检而漏掉癌症的人大有人在。

常规体检能筛查出癌症吗?
健康体检≠肿瘤筛查,普通健康体检范围并不能完全涵盖肿瘤筛查的范围,侧重点主要在体格检查、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方面。但肿瘤筛查涵盖了普通体检,专业的肿瘤筛查,可以根据检前的风险评估筛出高危人群,根据检查的结果不同而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,包括定期监测回访、化学预防、手术预防性切除等,尽可能将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消灭在萌芽状态,达到最佳治疗效果。防癌体检,除了早期发现存在于身体内部的肿瘤外,还会分析受检者以后患肿瘤的因素,对受检者进行健康教育和不良生活方式干预。

有时候肿瘤筛查与健康体检也会有一些相似的项目,但肿瘤筛查的针对性更强,检查更为深入。例如,在常规体检中,针对肝脏的检查主要是肝功能和腹部彩超,但这些检查可能会漏掉部分早期病变。而针对肝癌的筛查,我们还会选择对肝癌诊断有意义的AFP、AFP-L3、DCP联合检测,必要时结合CT、MRI等检查,通过深入的检查,尽量避免漏诊的可能性。

若要确切了解是否存在癌症患病风险,胖熊建议大家还是要进行针对性的肿瘤筛查,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。虽然常规体检可能无法发现所有癌症,但若体检报告中与癌症相关的指标出现异常,应引起警觉并寻求医生的专业意见,进一步确认是否是肿瘤的信号。因此,在进行体检时,选择合适的体检项目并根据个人情况调整,对于及早发现癌症至关重要。

肿瘤标志物指标正常=无癌?
体检项目选择时,我们常常错误地认为检查肿瘤标志物就可以直接查出肿瘤。如果检查结果显示在正常范围内,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的身体中没有肿瘤。殊不知,肿瘤标志物指标正常也可能患癌!

实际上,临床上的各种肿瘤标志物只是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,不能单独用于肿瘤的确定诊断。不可否认的是,某些肿瘤标志物的指标在癌症发生时可能会有显著提高,如前列腺癌与PSA、肝癌与AFP等,这些指标特异性较强,可以在还一定程度上反映癌症的存在。但对于一些特异性不强的癌症,如肺癌、胃癌和肠道肿瘤等,即使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正常,也可能已经患上了癌症。

那如果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怎么办?


首先,我们仍要明确,肿瘤标志物升高是不能作为癌症的诊断依据的,须结合影像学证据、病理活检等才能诊断。若是体检首次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,而胸腹部CT、腹部(妇科)彩超、胃肠镜等影像学检查都没有显示肿瘤证据,那么说明良性的可能性很大,建议定期复查异常的肿瘤标志物。如果后续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,那么目前肿瘤的可能性很小,但仍需每年定期体检。然而,如果直系亲属有癌症病史,本人长期吸烟、饮酒,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的群体,则需要进行进一步恶性肿瘤的筛查。

常见肿瘤筛查怎样筛查?
下面,胖熊整理了重庆市发病前十的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和筛查建议,帮助你有针对性地选择筛查项目,早发现,早诊断,早治疗!这是科普干货哦!

1、肺癌

高危人群
① 恶性肿瘤家族史
② 年龄≥40岁
③ 长期主动或被动吸烟者
④ 特殊职业者(矿工、厨师、化工原料接触者等)
⑤ 慢性肺部疾病患者(如肺结核、慢性炎症)

筛查建议
① 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是有效手段。高危人群,年龄≥40岁的建议每年做一次。非高危人群每2年检查1次。发现肺部小结节或毛玻璃样改变的病灶,要定期随访,咨询肺癌专家门诊。
② 必要时检查肿瘤标志物
③ 不建议胸片、PET-CT作为常规筛查手段

2、结直肠肛门癌

高危人群
① 恶性肿瘤、肠道息肉家族史
② 粪便潜血试验阳性
③ 有肠道息肉、溃疡性结肠炎、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
④ 盆腔接受过放射性辐射

筛查建议
① 一般人群:40岁开始筛查,每年一次大便隐血检测,每5年一次结肠镜检查
② 高危人群:无肠道报警症状者,建议40岁开始每年1次大便隐血检测,每2年1次结肠镜检查。有肠道报警症状者,立即专科就诊
(注:肠道报警症状即有便血、肛门坠胀、粘液便、腹泻、便秘、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、大便变细等肠道症状两周以上者)

3、肝癌

高危人群
① 肝脏恶性肿瘤家族史
② 慢性乙肝、丙肝等病毒性肝炎
③ 各种原因的肝硬化
④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
⑤ 嗜酒、食用霉变食物

筛查建议
① 高危人群每3月至6月复查1次腹部超声、肝脏肿瘤标志物检查
② 肝脏肿瘤标志物(如甲胎蛋白)检测阳性者,需行CT、磁共振等进一步检查

4、乳腺癌

高危人群
① 乳腺癌家族史即BRCA基因突变者
② 右乳腺导管、小叶不典型增生、小叶原位癌等癌前病变
③ 胸部放射治疗史

筛查建议

① 一般女性:40-70岁,每6-12个月1次超声检查,每1-2年1次乳腺钼靶检查;70岁以上,每年1次乳腺钼靶检查
② 高危人群:35岁起,每6个月1次超声检查,每年1次乳腺钼靶检查,必要时乳腺磁共振检查、BRCA基因突变检测

5、甲状腺癌

高危人群
①甲状腺癌家族史者,尤其是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(MEN2型)患者
②甲状腺肿、甲状腺结节或腺瘤、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疾病
③长期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及放射性损伤,特别是幼年、青少年时期接受了电离辐射的人群
④雌激素异常相关疾病患者

筛查建议
① 定期进行甲状腺相关检查
② 高危人群视具体情况3个月、半年、1年复查
③ 复查内容:高敏度超声,甲状腺功能、颈部与甲状腺增强CT检查,必要时细胞学检查及基因检查

6、食管癌

高危人群
① 恶性肿瘤家族史
② 反复反酸、吞咽不适、食管内异物感、食物通过缓慢停滞感等消化道症状,以及反复胸骨后疼痛或闷胀不适感等症状
③ 不良饮食习惯,如长期食用腌渍、热烫、粗硬、霉变食物
④ 吸烟、酗酒
⑤ Barrett、食管炎或癌前病变

筛查建议
① 高危人群,年龄≧40岁,应立即接受1次胃镜检查。如无异常,建议每2年1次胃镜检查。如检查异常,建议每年1次胃镜检查。

7、胃癌

高危人群
① 恶性肿瘤家族史
② 幽门螺旋杆菌(Hp)感染者
③ 萎缩性胃炎、胃溃疡、胃息肉、残胃、肥厚性胃炎、恶性贫血等疾病

筛查建议
① 高危人群,年龄≧40岁,应接受1次胃镜检查。如无异常,建议每2年1次胃镜检查。如检查异常,建议每年1次胃镜检查。
② 定期幽门螺旋杆菌、血清胃蛋白酶原、血清胃泌素-17检测

8、宫颈癌

高危人群
① 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
② HIV感染者
③ 性生活较早,有不洁性生活史或多个性伴侣或配偶有多个性伴侣
④ 有多次孕产史
⑤ 有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史

筛查建议
筛查项目推荐
① 宫颈/阴道细胞学:液基细胞学/巴氏涂片检查
② 人乳头瘤病毒(HPV)检测
③ 有条件提倡联合筛查(细胞学+HPV)

筛查年龄及频率
① 年龄≤25岁不建议筛查
② 25-29岁女性,每3年进行1次细胞学筛查
③ 年龄≧30岁可以将HPV作为初筛,或细胞学+HPV病毒联合检测,如两项结果都正常,可间隔3年再筛查
④ 年龄≧65岁的老年妇女,10年内连续3次细胞学结果正常或2次HPV阴性可停止筛查
⑤ 孕期第一次孕检时筛查
⑥ 既往宫颈上皮内瘤病变,接受过治疗,应每年筛查,至少20年
⑦ 及时接种了HPV疫苗,也要定期接受筛查
⑧ 筛查避开月经期,前24小时内无性生活,不做阴道灌洗或上药保持外阴清洁

9、脑肿瘤

高危人群
① 恶性肿瘤家族史
② 特殊职业者(化工、煤矿、放射源接触者)
③ 脑外伤、脑血管病等病史者

筛查建议
① 目前国内尚无大规模人群筛查的高级别证据,建议上述高危人群定期体检。
② 头部CT是初筛的手段,40岁以上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1次;非高危人群每2年做1次。发现异常密度占位,早期到神经外科门诊就诊

10、淋巴瘤

高危人群
① 淋巴瘤家族史
② 过量放射线辐射史
③ 染发剂、苯、甲醛、二甲苯、汽油等有毒有害化学制剂的长期接触史
④ 艾滋病毒、EB病毒、幽门螺旋杆菌等感染者
⑤ 长期大量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者

筛查建议
① 目前国内尚无大规模人群筛查的高级别证据,建议上述高危人群定期体检。
② 如出现发热、乏力、淋巴结重大、骨痛、皮肤瘀斑等症状及时就诊
 

本文数据转自《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》

更多关于硒的知识 >>